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14:37 点击次数:180
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技能创新的孵化器,为企业人才成长注入了全新活力。近年来,利通区总工会不断强化创新工作室建设,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核心,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实践创新发展理念,成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力量,为企业和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。
示范引领作用凸显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调动职工群众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。以区委办印发《利通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管理暂行办法》,完善全区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为“六新六特六优”产业提供人才引领支持。以“专精特新”“小巨人”企业为试点先锋,形成“匠心”红色车间、劳模创新工作室“五步工作法”、“1+1”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、“带徒、传技、攻关、创效”工作法和匠心筑梦空间、劳模直播间等劳模示范引领载体,更好地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、促进发展,向榜样学习、向先进看齐氛围浓厚。
创新创效动力十足。围绕职工在技术革新、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活动中立足岗位所取得的创新成果,联合科学技术局连续举办两届全区职工“五小”创新大赛,共征集创新成果项目244项,121家非公企业创新成果项目在自治区、吴忠市、利通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荣获佳绩;申报全国职工“五小”创新成果和“五小”成果路演项目3个,吴忠好运电焊机“精密冷焊技术在焊接机器人中的应用”入选全国职工“五小”创新精品课堂,职工“五小”创新创效活力日益激发,职工技能叠加硕果“出圈”。
技能传承双向发力。工作室打造成人才培养的“孵化器”,通过结对“1+N·师带徒”帮带机制有效联接,搭建劳模“结对子”平台。宁夏恒丰瑞斯特科技有限公司、精艺裘皮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引进外省专家团队及技能人员,通过专家服务基地、“导师帮带制”、“师傅带徒弟”、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方式,形成对口帮扶试点12个。工作室成员通过“师带徒、老带新、大带小”结对帮带,讲知识、传技能,促进劳模带出劳模、劳模带出骨干、劳模带出后备,为企业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搭台。
目前,利通区建成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2个,其中包括1个自治区级、9个吴忠市级和2个利通区级工作室,涵盖了制造、奶产业、纺织等多个产业,在产改中发挥着示范引领、创新带动、技能传承等多重作用,有效推进了新质生产力的迭代升级。(通讯员鲁琳)